太湖莼菜什么时候吃最好?
太湖莼菜:又有水莱、水葵等别名,是一种生长在湖泽池沼中的多年生草本植物,每年清明至霜降间可采摘嫩叶供食用,与鲈鱼齐名,用以调羹,香脆滑嫩,味沁齿颊。《耕余录》云:“蕙(莼菜)味略如鱼髓蟹脂,而轻清远胜,比亦无得当者,惟花中之兰,果之荔枝,差堪作配。”人们还把太湖莼菜比喻为思乡之物。据《晋书》记载,吴人张翰,才学出众,至洛阳,齐王司马同闻其名,授官大司马。秋风乍起,他思念故乡吴中的莼菜、莼羹、鲈鱼,叹曰:“人生贵适志,何能驾官数千里,以要名爵乎?”于是弃官归吴,这便是“莼鲈之思”典故的由来。但古代都是采摘野生莼菜食用,从明末清初开始人工培植。莼菜产地非止太湖一处,西湖莼菜也颇有名,但以太湖产量最多,年产数十万斤,为他处所不及,莼菜有补血、健胃、止泻之功,可煮、可炒,特别是与鱼或肉一起做汤,鲜嫩可口,色、香、味俱佳,被誉为江南名菜。
莼菜具有哪些营养功效?
莼菜的叶子呈椭圆形、深绿色,背面分泌出一种类似琼脂的粘液,含有丰富的蛋白质、葡萄糖等多种成份,可煮可炒,不仅是风味独特的珍贵蔬菜,而且有清热、润肺、利尿、消肿、解毒、健胃、止泻等功效。太湖莼菜生长繁殖快,每年“清明”前后水底的地下茎开始萌芽生长。在这个时节采摘的莼菜嫩片称为“春莼菜”;“立夏”之后,气温上升,莼菜生长旺盛,到“霜降”可大量采摘,称为“秋莼菜”。以太湖东侧和西侧湖区的莼菜产量最多。每年夏秋,那里大片地布满了一簇簇莼菜,连绵数华里,仿佛给碧清如镜的太湖湖面绣上了翠绿的“花边”,美不胜收。
免责声明:本文不构成任何商业建议,投资有风险,选择需谨慎!本站发布的图文一切为分享交流,传播正能量,此文不保证数据的准确性,内容仅供参考